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2020中乙动态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2020中乙动态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2020中乙赛程赛制
根据赛程安排,10月24日至11月29日进行中乙第一阶段比赛,21支球队将在昆明海埂和泸西两个赛区分组进行循环赛。
第二阶段比赛分为升级淘汰赛和降级淘汰赛,第一阶段每组前2名中乙俱乐部队、共4队,进行3轮淘汰赛确定本赛季中乙联赛第1-4名,第1、2名中乙俱乐部队升级;
第一阶段每组最后1名中乙俱乐部队,共2队,进行2轮淘汰赛确定本赛季中乙联赛第19、20名,第20名中乙俱乐部队降级。
有关这个问题我想球迷的意见应该都是一致的,这应该是一个积极的信号。那我就把这件事的过程和我的看法给大家阐述一下。
有关各中超俱乐部预备队参加中乙联赛的情况,其实去年11月的中超峰会上就有俱乐部提出了建议,也是各俱乐部希望参加中乙比赛能提高预备队的整体水平,同时也让年轻球员通过比赛能有更好的比赛经验,足协当时经过商讨表示了支持。在近期中超球队俱乐部大多都收到了足协给下发的问询和有关通知,足协对各俱乐部提出,只要是自愿报名参加,足协将对其列入2020赛季中乙联赛参赛队之内。
这个情况我想应该是足协根据有大批的中甲以及中乙球队解散或取消注册有关,因为这个情况使得中乙联赛球队数量减少,正巧足协又想补充一些球队加入,才同意有些中超俱乐部提出的建议。更何况足协并不是强制性的,都是自愿报名参加的。
我觉得不管怎么样,这对于中超各俱乐部的预备队来说应该是一件好事,又参加了正规赛事,同时又为一线球队提供选拔优秀的队员,我想这是一举两得的事,各俱乐部和球迷应该给与支持。
近期突然爆出一则小道消息,鉴于中乙球队解散的队伍比较多,还有升入中甲的,导致队伍的数量锐减,中乙联赛都快玩不下去了。足协正在考虑让中超和中甲的预备队去踢中乙,以维持联赛的完整性。
现在中超球队每年投资都在10亿元左右,中甲的球队需要几个亿,中乙的球队没有外援也需要几千万。这在过去每年几千万的预算是中超球队的标准,现在水涨船高,有些俱乐部已经不堪重负。
原本中超和中甲的预备队去踢中乙是件好事,这就让很多年轻球员有了更多的比赛机会,间接也起到了锻炼年轻球员的作用。年轻球员有了更多的比赛,就更容易脱颖而出。
但必须考虑到一些现实的问题,预备队去踢职业比赛,是暂时性的还是长期性的?如果是暂时的,还可以考虑。如果是长期性的,就有可能出很多问题。
预备队去踢职业联赛,如果排名靠前升入中甲,会不会真的就被执行。那么理论上存在中甲的预备队从中乙进击到中甲的可能性,那么算不算关联呢。
如果预备队去踢职业联赛,不参与联赛的晋级和降级,那么会不会踢假球和默契球呢?如果踢假球还有可能被发现,默契球就比较难以被证明,会不会让联赛失去公正性呢?
因此关键的问题不是预备队能不能去踢中乙,而是如何计算积分?怎么样保证公平性的问题?这样的政策只能解决暂时性的问题,对中国足球的长远发展并没有太大的作用。
中乙基本上没有电视直播,观众的数量也是寥寥可数。很多这样的比赛更像是做教学赛,比赛中间的监督也非常困难。如果被指控打假球,本身也很难取证。
对于足协来说,还是应该把规则给制定好,防止出现一些低级的问题。足协更应该和其他部门一道把校园足球和青训抓好,并且能够落到实处,而不是在这些小事上浪费时间。
预备队参加中乙联赛是好事,但是,预备队拿到中乙冠军怎么办?是否升级?升级到中甲,再升级到中超怎么办?是不是有人又会说是什么“某某系”?我觉得应该要继续完善我们自己的足球制度。不要盲目的一句话,就让各俱乐部白忙活!
顶级联赛球俱乐部的预备队或者二队参加低级别联赛在五大联赛早就是正常的事情,对于这个决定没什么看法。
不过我关心的是各俱乐部自愿报名,那报名的球队是否还需要参加预备队联赛?如果参加,按之前的预备队联赛时间,球员就要面对三天两赛或者两天两赛。如果不参加,剩余俱乐部是否还能正常举行预备队联赛?
再一个就是预备队可以踢中乙,那踢不踢足协杯?怎么安排?
这些问题不知道足协是否有安排,这可不是我们拉个队伍踢场野球,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按照足协的尿性,我估计他们大概率是没考虑,又是一个拍脑门决定。
中甲中乙解散潮来袭?低级别球队无力生存,这或许也是一种解脱,但对中国足球则是又一次打脸
仿佛一夜之间,许多中甲和中乙球队迎来了惨烈的解散潮。因为在日前,足协规定的各个俱乐部提交球队工资和奖金明细的日子已经到了,而很多中甲和中乙球队压根完不成这个工作。虽然足协本赛季下达了多项新政,但是现在看来他们却完全没办法解决一个联赛最最基本的问题:球队的生存。但反过来一想,这样方式的解散退出也无异于一种解脱,惨淡的生存状况彻底告别中国足坛也未尝不是好事一件。
中超的“金元风暴”拖垮中甲中乙球队
实际上关于中国低级别联赛中甲和中乙的很多球队生存状况堪忧,这本身并非是什么秘密,在很早之前就被人们所熟知,只是一直以来没有大规模的爆发而已。起始于上赛季结束之后到现在的球队解散和退出狂潮(包括上海申鑫、广州华南虎、南京沙叶、四川FC以及延边北国等超过10多支球队),才让人们意识到这次的问题严重性。
说来也有一种讽刺的感觉,在前几年中超开始大刮金元风暴的时候,那些土豪球队挥舞着支票本在全世界招揽大牌球员,开出超级薪资和不菲的转会费,这样的直接后果就是给外界,尤其是国外球队造成了一种印象,那就是只要是中国球队就非常有钱。可能也是很多中超球队当初也没有预料到的结果,反正他们有的是钱这样做,反而连累了那些囊中羞涩的中甲中乙球队的引援工作。曾经有多个中甲球队方面明确承认,在求购外援的时候,对方一旦知道是来自中国的球队,那么通常会格外在价格上大开口。
转会费是一方面,高昂的薪资更让这些球队苦不堪言。具体说来,随着中超的薪资上涨,中甲中乙球队也难逃其害。譬如2018赛季的时候梅县铁汉的两个外援穆里奇和阿洛伊西奥,其总计年薪居然达到了7000万人民币,其实这个数字对于任何球队都是相当惊人的支出。
此外,足协之前强制实行的U23政策也让中甲中乙球队苦不堪言,很多中超球队开始疯狂采购这个年龄段的球员,一些出口转内销套路的平庸之辈就这样回到国内赚取高薪资,而这些中甲中乙球队这个年龄的球员也被一扫而空。球队没有这些球员作为即战力,反过来也没钱引进其他球员,或者只能被迫支付高薪资,只能是拖垮了这些球队。
足协的一系列政策更是助推这些球队的消失
足协今年的新政中最引人关注的就是限薪令,也许足协出发点是好的,但是现在看来这个政策显然下达得晚了点,对于中甲和中乙球队的拯救所产生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具体说来,一个中甲球队的每年运营费用大概是在1亿,冲超强队则是在2亿,中乙则是2000万左右。但问题就是4-5年前的时候一个中甲球队只需要3000-4000万而已,也就是说这么短的时间就上涨了3倍之多。
更要命的是,足协的其他政策似乎正在将本就残破不堪的中甲中乙球队生存环境彻底摧毁,比如他们要求每个球队必须修改名字,即所谓的中性名称,主要原因是希望规避那些赞助商名称的出现。这样的出发点也许也没问题,但他们显然忽视了赞助商的利益和当下的实际情况,这意味着很多赞助商当初赞助一些球队的时候本身就是冲着这个名号去的,但现在自己的名字都不让出现,那就等于是直接亏本做贡献!
中甲中乙球队的另外一个问题就是,他们本身主要就是靠着门票的收入去支持生存,但由于真的没多少人关心这样的低级别联赛,这让他们的运营资金更多只是靠着赞助人直接注资,所以出现所谓的以房抵薪这样的情况就不让人意外了。
另外,足协要求每个球队必须配备所谓的青训梯队,已经对于训练和场地的精细化要求,这个出发点也是好的,但是这几乎又进一步摧毁了这些球队的生存。配置一个梯队,就意味着花钱,甚至于中甲要求5个梯队,中乙要求4个,这明显是把这些球队“往死里面逼”。实际上这些球队本身的资金就有限,而配备这些梯队,以及后续的球员、教练、场地,每年的训练费用和比赛费用,都是一笔巨大的支出,这些因素让这些球队根本承担不起。
我们都知道,足协的出发点是出于规范我们的联赛,但显然久居高堂的他们可能不知道底层足球的实际情况。就好比本来已经快病入膏肓的人,突然给他一剂猛药,反而可能会让他暴毙。现在看来对于这些球队而言,解散和退出,也未尝不是好事。只是,这又一次打了中国足球的脸,中国足球依然任重道远。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2020中乙动态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2020中乙动态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